話說冬天有三好,火鍋、烤肉和泡澡。對于怕冷的地球人來說,冬天的一大樂事就是睡前洗個熱乎乎的淋浴。然而,作為一個冠心病患者,洗熱水澡這件事還得有幾個講究。
水溫不要過高
天氣寒冷的情況下,人的血管收縮,血壓較高,這時候如果突然進入高溫環(huán)境必然引起血管擴張,血壓迅速下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就容易發(fā)生一過性腦供血不足,昏厥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冬天冠心病患者洗澡,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dāng),浴室溫度應(yīng)保持在20—25℃,以減少對身體的刺激。
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冬季洗浴間的水蒸氣較多,如果洗浴時間太長,也可能造成大腦缺氧,導(dǎo)致腦出血、心絞痛等癥狀。專家建議,洗澡時間在15分鐘左右即可,盡量不要超過半個小時。要注意洗浴間的通風(fēng),避免蒸氣過多導(dǎo)致缺氧。
空腹或飽餐后不宜洗澡
患者在空腹的情況下不能洗澡,因為在洗澡時會消耗較多的能量,容易出現(xiàn)危險。飽餐后也不適宜洗澡,因為飯后腸胃開始工作,腹腔臟器處于充血狀態(tài),因此心肌的供血就會相對不足,心臟的負(fù)擔(dān)較大。此時洗澡就會加重心臟缺血的程度,甚至發(fā)生心絞痛或猝死。因此,冠心病患者不能在飯后1小時之內(nèi)洗澡。另外,心臟病患者洗澡前可以先喝點水來促進血液循環(huán),補充全身血液容量,這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運動后不宜馬上洗澡
人在劇烈運動時,皮膚要不斷地向外散發(fā)熱量,所以皮膚血管比正常時要明顯擴張,并且在運動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處于這種張開狀態(tài)。這時,皮膚血管的血液流量也會明顯增多,這樣一來,身體其他地方的血流量就會相對減少,表現(xiàn)為血壓比較低。如果此時洗澡,會刺激皮膚,皮膚的血管會進一步地擴張。皮膚血管的血液會進一步增多,而其他地方的血流量則會進一步減少,血壓會趨向于更低,如果情況嚴(yán)重,會引起腦缺血。
情緒出現(xiàn)波動時不宜洗澡
洗浴時如果情緒過于激動,冠狀動脈可能發(fā)生痙攣,心肌的供血量減少,從而導(dǎo)致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情緒波動較大時不宜洗澡。
此外,冠心病病人最好不要去澡堂洗澡,萬不得已時一定要有人陪同,洗完后需休息片刻再離開;在家洗熱水澡,浴室也不宜反鎖,以便于家人隨時關(guān)注情況。在洗澡過程中,動作要舒緩,避免體力消耗過大。一旦出現(xiàn)頭昏眼花、胸悶不適、心前區(qū)隱隱作痛等先兆癥狀,應(yīng)立即停止一切活動,不要隨意挪動地方,保持心情平靜,并取出急救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