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乏足夠的膳食攝入、膳食結構不合理是造成便秘的重要因素,缺乏膳食纖維以及充足水分的攝入都易導致便秘。
心理及社會行為因素
兒童易出現基于各種原因的長期刻意忍便行為,可導致直腸及低位結腸擴張,糞便潴留的時間延長,大便干硬,糞便嵌頓,從而導致便秘。另一方面,缺乏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及未掌握正確排便方式,是嬰幼兒常見的便秘原因。
腸道動力異常
腸道動力異常包括結腸傳輸動力障礙以及肛門直腸動力障礙。結腸動力障礙是導致慢傳輸型便秘的原因,病理生理機制尚不明確。結腸神經系統及腸平滑肌的病理改變是導致結腸動力異常的主要原因。Cajal間質細胞分布及功能的異常是腸動力紊亂的重要因素。直腸肛門動力障礙表現為出口梗阻型便秘,常見原因如肛門括約肌不協調、盆底肌痙攣綜合征等。
腸道運動相關神經遞質及受體的變化是引起腸道動力異常的重要原因。胃腸激素水平的異??梢鹞改c動力學的異常。目前已發(fā)現的胃腸激素約40余種,如胃動素、血管活性腸肽、5-羥色胺。
腸道微生態(tài)的影響
FC患兒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同于正常人群,但FC與腸道菌群變化的因果關系并不確定。良好的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助于縮短結腸傳輸時間,這可能與益生菌分解腸腔內容物產生乳酸、短鏈脂肪酸有關,這些物質可以作用于腸道神經,刺激腸道蠕動,從而促進排便。
小結
綜上所述,FC發(fā)病與諸多因素相關,尤其腸道動力學異常及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與FC關系日漸得到重視。進一步探求FC潛在的發(fā)病機制,尋找有效的治療途徑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