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全球約1.5億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的患者可能在其病程中發(fā)生足潰瘍或壞疽。糖尿病足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約50%是糖尿病患者。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美國每年有86000患者會因糖尿病失去足或下肢而致殘。糖尿病足潰瘍的治療花費巨大,Holzer對美國700萬糖尿病患者數據庫的健康保險調查提示,兩年中直接用于糖尿病足潰瘍的花費為1600萬美元,平均每個潰瘍的花費為4595美元。中國的糖尿病足病發(fā)病率逐年增加的趨勢已日漸明顯,糖尿病足病所帶來的醫(yī)學和社會問題已開始受到國內諸多學者的重視。
糖尿病足目前的治療辦法:
1. 全身治療 一般包括代謝控制、擴血管、活血化瘀、抗生素的應用(如存在感染)。
2. 局部治療 主要包括局部清創(chuàng)術和創(chuàng)面處理。
3. 外科治療: (1)動脈重建術(2)截肢術
4. 骨髓干細胞移植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經病變使下肢保護功能減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使動脈灌注不足致微循環(huán)障礙而發(fā)生潰瘍和壞疽的疾病狀態(tài),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是糖尿病患者致殘,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給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家住濰城區(qū)的張大爺患“2型糖尿病”病史4年余,口服“瑞格列奈片2mg qd、二甲雙胍緩釋片0.5 tid”治療,餐前血糖控制在9-10mmol/L,餐后血糖未監(jiān)測;“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足”病史1年,曾在某三甲醫(yī)院住院治療,效果欠佳;糖化血紅蛋白7.4%偏高,提示患者近3月血糖控制不佳。下肢血管B超示:右腘動脈血栓形成;雙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右側股總動脈狹窄;右側小腿淺靜脈曲張;右側足背動脈流速增快。其右下肢發(fā)涼、發(fā)黑,刺痛不能行走,5個腳趾均有不同程度的潰爛,大趾常有膿血樣黑色液體流出,夜間疼痛不能睡眠,就診多所醫(yī)院,均建議行截肢手術,張大爺為此整日郁郁寡歡,家屬也為其著急,多方打聽,經人介紹到我院中醫(yī)科史濰卿主任處就診,史主任立即著急中醫(yī)科全體醫(yī)生進行討論,力求最大限度的為患者保留患肢。在史主任主持下,主管醫(yī)生戴敏,提出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案,用西藥控制血糖,改善循環(huán)的同時,大劑量的中藥外敷及內服合用,辨證以氣虛血瘀為標,熱毒內瘀為輔,大劑應用生地、蒼術、葛根、元參、丹參、金銀花、牛膝、黃芪等藥物,靈活加減,一周后出現壞疽的位置開始結痂,下肢疼痛減輕,三周后結痂逐漸退去,潰瘍的地方也出現新的肉芽組織,下肢疼痛明顯減輕,可以獨立行走,下肢黑色變淡,發(fā)涼減輕,病情好轉出院,至今隨訪未再加重。
據糖尿病足部病變的性質,可分為濕性壞疽,干性壞疽和混合性壞疽3種臨床類型。張大爺為濕性壞疽,臨床所見到的糖尿病足多為此種類型,約占糖尿病足的3/4。多因肢端循環(huán)及微循環(huán)障礙,常伴有周圍神經病變,皮膚損傷感染化膿。局部常有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嚴重者常伴有全身不適,毒血癥或敗血癥等臨床表現。糖尿病足的中醫(yī)辨證應重視局部辨證,兼顧全身辨證。局部辨證主要從皮膚溫度、皮膚顏色和潰瘍的情況來綜合分析。膚溫降低屬氣虛陽氣不足或氣血瘀滯。膚溫升高屬熱邪為患,但有實、虛之分,實者多為濕熱下注所致,其虛者則是陰虛所生。皮膚顏色蒼白多屬血虛,發(fā)紅屬熱證,可為實熱,可為虛熱。皮色紫紅或青紫為瘀血,壓之褪色者多為瘀在脈管,壓之不褪色者多為瘀在脈外。黑色多為死肌之色。創(chuàng)面潰破腐爛,肉色不鮮,膿水惡臭,灼痛劇烈,夜間尤甚,多屬熱毒傷陰證。創(chuàng)面污濁不清,膿液伴有臭味,并易出血,創(chuàng)周紫暗,多為濕熱瘀滯,其中熱盛者,膿液稠厚;濕盛者,創(chuàng)面滲液較多,肉芽水腫。潰瘍久不愈合,肉芽呈灰白色或如鏡面,膿液少而清稀,多為氣血兩虛。我科在中藥治療糖尿病足及其并發(fā)癥方面,具有獨特的診療方法,且療效明顯,使多位患者擺脫了致殘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要經常檢查足部。例如檢查足部的皮膚顏色是否正常,如果動脈缺血,抬起足部,其皮膚顏色會變白。足部下垂,靜脈不好,足部皮膚會變?yōu)樽仙H粘?梢杂妹藿z或尼龍絲刺足部,以此檢驗足部感覺。如果感覺不好,缺乏保護,足部容易破潰。還要檢查足部的毛發(fā)完整性,營養(yǎng)不良會致足部毛發(fā)脫落。要經常檢查足部有無破潰、出血。
注意足部的保護。注意保持足部的干凈和干燥,干凈不容易感染,干燥不容易長腳癬。穿鞋時要注意:鞋里不要有異物。買襪子最好選擇淺顏色的襪子,便于觀察足部的異常狀況,襪子的質地要選擇平滑的??梢赃m當泡腳,泡腳時一定注意:一定先用手試好水溫,因為手比較敏感,水不要太燙,如果將足部燙傷也很容易發(fā)生其他問題。
1. 全身治療 一般包括代謝控制、擴血管、活血化瘀、抗生素的應用(如存在感染)。
2. 局部治療 主要包括局部清創(chuàng)術和創(chuàng)面處理。
3. 外科治療: (1)動脈重建術(2)截肢術
4. 骨髓干細胞移植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經病變使下肢保護功能減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使動脈灌注不足致微循環(huán)障礙而發(fā)生潰瘍和壞疽的疾病狀態(tài),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是糖尿病患者致殘,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給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家住濰城區(qū)的張大爺患“2型糖尿病”病史4年余,口服“瑞格列奈片2mg qd、二甲雙胍緩釋片0.5 tid”治療,餐前血糖控制在9-10mmol/L,餐后血糖未監(jiān)測;“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足”病史1年,曾在某三甲醫(yī)院住院治療,效果欠佳;糖化血紅蛋白7.4%偏高,提示患者近3月血糖控制不佳。下肢血管B超示:右腘動脈血栓形成;雙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右側股總動脈狹窄;右側小腿淺靜脈曲張;右側足背動脈流速增快。其右下肢發(fā)涼、發(fā)黑,刺痛不能行走,5個腳趾均有不同程度的潰爛,大趾常有膿血樣黑色液體流出,夜間疼痛不能睡眠,就診多所醫(yī)院,均建議行截肢手術,張大爺為此整日郁郁寡歡,家屬也為其著急,多方打聽,經人介紹到我院中醫(yī)科史濰卿主任處就診,史主任立即著急中醫(yī)科全體醫(yī)生進行討論,力求最大限度的為患者保留患肢。在史主任主持下,主管醫(yī)生戴敏,提出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案,用西藥控制血糖,改善循環(huán)的同時,大劑量的中藥外敷及內服合用,辨證以氣虛血瘀為標,熱毒內瘀為輔,大劑應用生地、蒼術、葛根、元參、丹參、金銀花、牛膝、黃芪等藥物,靈活加減,一周后出現壞疽的位置開始結痂,下肢疼痛減輕,三周后結痂逐漸退去,潰瘍的地方也出現新的肉芽組織,下肢疼痛明顯減輕,可以獨立行走,下肢黑色變淡,發(fā)涼減輕,病情好轉出院,至今隨訪未再加重。
據糖尿病足部病變的性質,可分為濕性壞疽,干性壞疽和混合性壞疽3種臨床類型。張大爺為濕性壞疽,臨床所見到的糖尿病足多為此種類型,約占糖尿病足的3/4。多因肢端循環(huán)及微循環(huán)障礙,常伴有周圍神經病變,皮膚損傷感染化膿。局部常有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嚴重者常伴有全身不適,毒血癥或敗血癥等臨床表現。糖尿病足的中醫(yī)辨證應重視局部辨證,兼顧全身辨證。局部辨證主要從皮膚溫度、皮膚顏色和潰瘍的情況來綜合分析。膚溫降低屬氣虛陽氣不足或氣血瘀滯。膚溫升高屬熱邪為患,但有實、虛之分,實者多為濕熱下注所致,其虛者則是陰虛所生。皮膚顏色蒼白多屬血虛,發(fā)紅屬熱證,可為實熱,可為虛熱。皮色紫紅或青紫為瘀血,壓之褪色者多為瘀在脈管,壓之不褪色者多為瘀在脈外。黑色多為死肌之色。創(chuàng)面潰破腐爛,肉色不鮮,膿水惡臭,灼痛劇烈,夜間尤甚,多屬熱毒傷陰證。創(chuàng)面污濁不清,膿液伴有臭味,并易出血,創(chuàng)周紫暗,多為濕熱瘀滯,其中熱盛者,膿液稠厚;濕盛者,創(chuàng)面滲液較多,肉芽水腫。潰瘍久不愈合,肉芽呈灰白色或如鏡面,膿液少而清稀,多為氣血兩虛。我科在中藥治療糖尿病足及其并發(fā)癥方面,具有獨特的診療方法,且療效明顯,使多位患者擺脫了致殘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要經常檢查足部。例如檢查足部的皮膚顏色是否正常,如果動脈缺血,抬起足部,其皮膚顏色會變白。足部下垂,靜脈不好,足部皮膚會變?yōu)樽仙H粘?梢杂妹藿z或尼龍絲刺足部,以此檢驗足部感覺。如果感覺不好,缺乏保護,足部容易破潰。還要檢查足部的毛發(fā)完整性,營養(yǎng)不良會致足部毛發(fā)脫落。要經常檢查足部有無破潰、出血。
注意足部的保護。注意保持足部的干凈和干燥,干凈不容易感染,干燥不容易長腳癬。穿鞋時要注意:鞋里不要有異物。買襪子最好選擇淺顏色的襪子,便于觀察足部的異常狀況,襪子的質地要選擇平滑的??梢赃m當泡腳,泡腳時一定注意:一定先用手試好水溫,因為手比較敏感,水不要太燙,如果將足部燙傷也很容易發(fā)生其他問題。
中醫(yī)科 唐忠超